“教”唯先“立德”,“学”方能“树人”|司法警察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

作者:司法警官学院日期:2022-12-11 07:53:23点击:211

图片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课程思政”建设做出国家层面的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为所有高校、所有学科和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擘画了施工蓝图。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纲要》精神,全面落实学校、学院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12月6日,司法警察学教研室在线上组织召开了“‘教’唯先‘立德’,‘学’方能‘树人’”为主题的司法警察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

图片

       会前,要求每一名教师认真学习《纲要》精神,并就“什么是课程思政”“如何在全过程规范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围绕司法警察学专业建设课程思政切入点、融合点”进行思考。

图片

       会上,老师们纷纷围绕主题论点展开讨论。我国教育正进入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的新阶段,各高校都在推进课程思政,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仍有两个重要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偏差,在课程中穿插些思想政治教育,将原来的教学重新包装一下,把这说成是课程思政;二是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只有生硬的混合,没有切实的融合,存在生拉硬拽的现象。

       借鉴专家学者对“课程思政”下的定义:“课程思政是指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内在的德性、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使知识成为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但是,无论如何定义,都离不开“育人”这一根本。立德以树人,树人先立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比掌握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欲人勿疑,必先自信。”教师队伍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教师自身的素养和学生的知识、能力、价值观的培养是紧密相连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教师,只有自身先“立德”,才能达到“树人”的目标。这里“立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师自身要有优良的品行和学识;二是要有意识地将育人理念融进每一节课的教学中,真正达到树人的目的。我们应该像做基础研究那样,甘坐冷板凳,心无旁骛地进行认真学习、踏实研究、科学实践。

       针对司法警察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结合政策精神及司法警察学专业特点,科学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紧紧对标新时代德才兼备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建设要求,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意志品格。在下一步教学实践中,青年教师要将思政内容与自身承担的专业课程进行无缝对接,注重学科之间融合,注重“显性”与“隐性”结合,润物细无声的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大纲制定、课程目标设计、教案、课件、作业和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

       全面推进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下一步工作中,司法警察学教研室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以实现学校奋进计划“建成特色一流政法大学”为目标,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贡献应有之力。

       在研讨环节,杨博娟老师表示,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思政”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从而实现专业教学与德育工作的无缝衔接和深度融合。将立德树人工作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到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阶段,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与社会实践的各个层面,形成全时性的育人机制。打通课程育人与思政教育、网络育人与线下实践、管理育人与服务引导、学校育人与社会资源等育人板块之间相互隔阂与条块分割的既有格局,实现教学、管理、服务以及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社会等育人主体的多层次、全方位协同联动。

图片

       刘媛媛老师表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广大青年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就必须要尊重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培养人才,重在培养道德和人品,教育要把学生的道德品质养成、心智成长放在首位,高校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第一,要推动素质教育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德育全过程,结合当下的党史、国史、各项工作会议精神展开德育工作,通过爱国教育、思政课程等系列活动,将思政课程的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形成法治思维,坚定走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决心。第二,以学习为主,促进学生加强专业学习,做好科学研究。第三,开展运动会、篮球赛、拔河比赛等文体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号召学生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第四,积极建设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开展美育工作,举办大型校园艺术高雅活动。第五,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开设劳动实践必修课,开展校内校外劳动实践活动。通过多措并举,教师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

图片


稿:司法警官学院
文图:李   楠